在印度是吃人水怪,在云南就是道菜!快要消失的面瓜鱼有多好吃?
在印度是吃人水怪,在云南就是道菜!快要消失的面瓜鱼有多好吃?
个头轻松超过100斤的面瓜鱼,长得非常凶悍,在印度有着吃人的传说,而在云南,只要一提起“面瓜鱼”,当地的老饕和钓友就会露出心领神会的微笑。
这面瓜鱼的肉和南瓜一个颜色,据说味道十分鲜美。更难得的是,这种鱼体型很大,在它生活的流域,想要钓起一条1米多的大鱼不算困难。
只不过,短短几十年下来,野生面瓜鱼却几乎在云南绝迹了!你知道这种鱼吗?
面瓜鱼,看起来有点像鲇鱼,不知道吃起来什么味道?
你知道动物都是怎么交配的吗?
到底有多少动物是牢底坐穿兽?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点点关注↑
万物灵熊探长
每天带你看最奇怪最有趣的动物知识!
>> 云南江里的面瓜鱼 <<
据有经验的钓友说,面瓜鱼体型巨大,有的甚至能达到上百斤的重量。
“九十年代和兄弟在云南打隧道时见过,当地人用车盘配粗线巨钩,青蛙为饵,钢筋头为坠,在激流里做钓。中鱼后生拉硬拽,不敢懈怠,一米多长的大家伙,嘴宽牙尖,上岸后用木棒打晕才敢摘钩。”
这生动形象的过程,足以见得面瓜鱼有多么身强力壮!但钓鱼的乐趣就在于等待着那一刻,当你感受到杆子剧烈摇晃,鱼线被拽得丝丝作响,你知道自己遇到了一条面瓜鱼!
看起来这一条能卖个几万块?
过去的云南,这样的钓鱼经历再平常不过。面瓜鱼数量众多,钓友们可以轻松地在江边捕获到它们,而且价格也相对亲民。那种满足感,那种鲜美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然而,如今面瓜鱼的身影越来越少,这些巨型淡水鱼似乎已经渐渐从云南的江河中消失了。曾经钓鱼佬们的欢乐时光变得稀缺,而面瓜鱼的故事也变成了过去。
被捕获的面瓜鱼
>>揭开“面瓜鱼”的神秘面纱<<
巨魾(pī),鲇形目,鮡科,魾属,分布在我国怒江、澜沧江和印度恒河的淡水鱼。巨魾在当地多用于游钓、食用和观赏,因为肉质呈现出天然的橘黄色,也被大家叫作“面瓜鱼”。
面瓜,方言,指南瓜,果实为橙黄色
“面瓜鱼”巨魾的鱼肉,颜色看起来确实和面瓜十分接近
巨魾身形硕大,这种硕大不仅仅是相对而言,巨魾的身长在整个鲇形目中都占据顶级地位,最大可至2-3米,重达几百斤。也正是这样的重量级选手,才能在水流湍急的澜沧江中稳如磐石。
云南钓友钓到的180斤面瓜鱼,收获颇丰,笑容满面
身躯庞大就算了,巨魾的长相也十分奇特。巨魾的外皮为土棕色,头部宽大、扁平,吻部前凸,像个鸭嘴一样,因此巨魾还有“坦克鸭嘴”的称号。
巨魾的上唇覆盖下颚,口中上下各一排鲨鱼一般尖锐的牙齿,左右还有鲇鱼标志性的胡须,但与一般的鲇鱼不同的是,它的胡须宽大扁平,带有骨质化的强韧,如两把在湍流中收割小鱼的镰刀,这是巨魾独有的特征。
巨魾的尖锐牙齿,看起来十分凶狠
巨魾的两须宽大扁平,不同于普通鲇鱼的细长胡须
巨魾的身形从颈部开始向后慢慢收束,两边各有胸鳍、腹鳍,背部有背鳍,尾部细长,整体呈流线型,使它在水流中更加畅游无阻。
巨魾是肉食鱼,以众多小鱼为食。以它令人恐惧的硕大、凶恶的面庞还有迅猛的身姿,在澜沧江中足以能够称王称霸,展现出十足的“鹰派”风格。因此,当地还有人叫巨魾为“老鹰坦克”、“老鹰鸭嘴”,看得出来,只要能外表出众,能力一流,响亮的名号就不会少。
前宽后窄,整体呈流线型
巨魾喜欢用扁平巨大的身躯伏在河底,静待猎物出现,一旦确定目标便迅猛出击。正是因为这样凶恶的长相和无法抵抗的狩猎方式,云南当地人常用巨魾吓唬小孩:别去河边玩,小心被水怪吃了!
伏在河底
但是在印度的恒河,那里的巨魾可能是真的食腐而生,而“腐”正是人肉。印度人有水葬的习俗,有信仰的教徒会将家人的尸体投入母亲河,祈求获得永恒的灵魂。
印度圣地贝纳雷斯,担架上捆绑着的是一具尸体,正准备推向恒河里进行水葬。
灵魂也许会去到纯洁之地,但肉身很可能已送进鱼腹。而恒河流域的巨魾往往身形更大一些,也不知道真的是因为营养好,还是因为污染导致变异了?
印度恒河中的巨魾
巨魾吃人的事迹尚不可考,但人们将它端上餐桌的事情,在过去的几十年却是日日发生。
云南的食客写过详细的面瓜鱼美食大赏:
澜沧江的面瓜鱼肥美有余,鲜嫩不足,鲜活的80一公斤,死的60-70元一公斤。泗南江,把边江的面瓜鱼堪称完美,肉质鲜嫩,滋味鲜美,当然价格就更高一些,通常在120-160元一斤。
元江下游的河口,那里把面瓜鱼叫“黄鱼”,吃法也多,炸的腌的都有,卖得也最贵,要280元一斤。
看来巨魾虽然长得不太美观,但味道还是足够鲜美的。
一盆面瓜鱼块
云南名厨在处理面瓜鱼
只不过在近些年,巨魾身价又涨,摇身一变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但你可别以为这是件好事——每当有任何一个物种骤减时,那它周围的生态都需要注意了!
>>为什么现在巨魾越来越少见了?<<
有很多网友现身说法,他们从小在澜沧江长大,二三十年前江里多的是面瓜鱼,还亲自钓过,如今却再难看到这些鱼的身影了,难道这些巨魾已经被国人吃得差不多快要灭绝了?!
这是一道茅台面瓜鱼,酒香与肉香四溢,有人尝试过吗?
事实上,这和人类的活动还真分不开。
澜沧江,这条源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壮丽江河,流经西藏、云南两个省份,在境外被称为湄公河,干流全长4880km,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养育缅甸、老挝、泰国等多个国家,一路汇入南海。
这些流域地势崎岖,起伏不平,澜沧江奔腾而下,势头汹涌,形成了一个个壮观的瀑布和急流,带来了巨大的动能,这些水力资源为发电提供了最为理想的条件。
壮丽的澜沧江
为了有效利用这种规模巨大的可再生能源,也为了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一座座梯级水电站在我们国家的支持下迅速崛起。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在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承建了乌弄龙、苗尾、功果桥、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景洪以及老挝南空3号和南涧等10座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的建设在能源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漫湾水电站 云南省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 (图片来源: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供图)
据估算,这10座水电站每年能够提供超过76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这相当于减少火力发电所需煤炭约0.24亿吨,同时减少约0.6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这些水电站的建设,这些地区获得了大量清洁能源,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水电站的运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与此同时,周遭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巨魾是洄游鱼类,它们依赖长途洄游来完成繁殖和生命周期。然而,澜沧江上修建的水电站和水坝彻底切断了它们的洄游通道。这些障碍物阻挡了它们前往繁殖场和产卵地的道路,导致它们的繁殖受阻,数量也逐渐减少。
水坝建设引起了水位的剧烈变化,这对巨魾的栖息地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水位上升和下降会改变水体的流速和水温,破坏了巨魾的栖息地条件。巨魾是喜温的热带淡水鱼(野外环境大约是18~25°C),当原本的河流环境因为建造水电站而变成水库时,水域的深度也因此加深,底层水域的温度降低,不再适合巨魾生活。
同时,水坝建设导致上游的河水流速缓慢,河床也逐渐被改造,而长时间在开阔主河道的急流中游动的巨魾,可能并不能适应静水生活,这些都进一步削弱了巨魾的生存环境。
小湾水电站 上下游水位对比明显
正如有当地居民回忆的那样:“我从小在澜沧江边长大,小时候很多,我们那里用懒钩钓了,我见过最大的一条70斤,现在由于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四个水电站建成后,江被截断,水变深后很少能钓到了。”
“懒钩”,是指夜里下钩,当夜不必蹲守,第二天清晨去起钩, 从这个垂钓方式可以看出当时巨魾的数量非常可观
澜沧江—湄公河地区的水利开发利用需要平衡各方面的考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保护。我相信国家在修建水电站之前已经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了充分地考察,并全面考虑了水利工程对周遭自然环境的影响。然而即使是在完全准备之下,依赖原本生态环境的动植物的减少仍是不可避免的。
>> 减少的不止巨魾 <<
很多鱼类都和巨魾拥有相同的命运。
中华结鱼:也被云南人民叫作“红吉罗”、“红翅膀”,傣族叫作“巴亮”,是澜沧江的特有鱼种。中华结鱼数量多,个体大,肉质鲜美,曾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但如今却已经不多见了。
中华结鱼
丝尾鳠(hù):又叫“白须公鱼”,也是澜沧江和下游湄公河的著名食用鱼种,如今它的洄游路线已经被景洪水电站和糯扎渡水电站切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是高度濒危动物。
丝尾鳠,这个个体也比较大,还有两条纤长的触须
湄公河曾经是东南亚的天然鱼仓,如今几个国家的渔业也都出现了重创。据湄公河委员会(MCR)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
“截止到2020年,这些水坝项目已经导致湄公河流域的水生生物减少了40%;预计到2040年,湄公河80%的鱼类资源都将濒临枯竭。”
更可怕的是,湄公河委员会推测,沿河各国的渔业资源以后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衰减,减幅从30%-55%不等。
目前,确保水力发电的可持续性发展,仍然是一个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性课题。
同时,澜沧江水质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大型水电站阻挡了河流造成重金属沉积加重,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航运、工业采矿、采砂所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印度河流域的污染情况不言而喻
水质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巨魾的生存,这也使围绕它展开的整个生态系统动荡不安,巨魾以其他鱼类、甲壳类为食,而这些动物又可能以其他植物为食。
当这些动植物因污染而大面积减少时,巨魾必然会进入食不果腹的困境。
巨魾因为污染而大面积死亡
除了自身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外,人类毫无节制的捕捞对巨魾的数量也造成了重大打击。澜沧江孕育着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鱼生态系统,这里的鱼类种类繁多,数量出众,渔业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然而,大规模的渔业活动屡见不鲜,不合理的捕捞工具和手段层出不穷,“电鱼”、“炸鱼”、“药鱼”……人们捕捞的数量和速度已经远超它们自身恢复的能力,这使得许多鱼类面临濒危,且来不及繁衍后代。
>> 巨魾的繁荣能否重现?<<
巨魾濒临灭绝,还能重现曾经在澜沧江里畅游的盛景吗?
值得欣喜的是,2013年,我国人工孵化巨魾获得首页成功。
2019年,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攻克了巨魾人工繁殖技术,鱼苗受精率达80%、孵化率达90%以上。
水生态所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繁育实验
2020年1月发布的国际最具权威性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全球智库指数报告2019》中显示,我国建成了首个跨境流域多种长距离跨境洄游鱼类生态系统保育基地,保护了澜湄结合部106种土著鱼类。
2021年,我国积极展开渔业资源补偿增殖放流活动,成功繁殖出2万多只巨魾鱼苗,且长势良好,并于9月上旬放流至澜沧江糯扎渡库区。
人工繁育的巨魾鱼苗 小小的鱼苗竟然能长“水怪”那么大
糯扎渡鱼类增殖放流站繁育车间里的巨魾,个头真大(图片来源:水生态所供图)
时光匆匆流转,国家的努力也如细碎的沙粒一点点洒下,专注于澜沧江鱼类资源的保护事业。我国早已洞察到澜沧江淡水鱼类生态系统的珍贵之处,从未放弃对濒危动物的救治,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积极采取行动。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澜沧江的鱼类资源将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澜沧江水域再次充满生机,各种珍稀鱼类繁衍生息,渔民们获得可持续的收益,而整个社会也将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受益,后代子孙也能够继续享受到这片美丽江河所带来的恩惠。
↑点点关注↑——————↓点点赞↓
万物灵熊探长
每天带你看最奇怪最有趣的动物知识!
参考文献:
1.世界地球日“探访”澜沧江—湄公河上的水电明珠
2.澜沧江—湄公河土著鱼类介绍,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原生鱼类
3.何新元,许碧蓉.澜沧江—湄公河鱼类资源堪忧[J].生态经济, 2003(7):5.DOI:10.3969/j.issn.1671-4407.2003.07.004.
-
- 漫画 欣赏 - 乱马 29
-
2024-10-17 01:25:33
-
- 法国皮诺家族
-
2024-10-17 01:23:18
-
- 一个叫花鸡竟然有13种做法?正版洪七公叫花鸡的做法是这款!
-
2024-10-17 01:21:03
-
- 《死神》中斩魄刀有哪些?这些斩魄刀有你们喜欢的吗?
-
2024-10-17 01:18:48
-
- 一座形似外星科技的建筑,关汉卿大剧院
-
2024-10-16 10:58:11
-
- 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主持人:陈蓓蓓
-
2024-10-16 10:55:56
-
- 为啥汉中不像陕西的城市,更像是一座四川的城市
-
2024-10-16 10:53:41
-
-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待遇
-
2024-10-16 10:51:26
-
- 李准&郑素敏,公开恋爱三年后正式分手,决定走各自的路
-
2024-10-16 10:49:12
-
- 金枝玉叶怎么养才开花?3个技巧,简单打理开满花
-
2024-10-16 10:46:57
-
- 邯郸锦玉中学,锦至万里,玉成辉煌!
-
2024-10-16 10:44:42
-
- 还记得柯受良吗?柯受良是黑社会?
-
2024-10-16 10:42:27
-
- 包头市政协原副主席时素珍搞权色、钱色交易被开除公职
-
2024-10-16 10:40:12
-
- 正月二十四(阳历三月四日)的风俗与忌讳
-
2024-10-16 10:37:58
-
- 电动剃须刀怎么使用
-
2024-10-16 05:49:14
-
- 别打了,请问20是什么意思!
-
2024-10-16 05:47:00
-
- OPPO A5将于7月13日正式开售,售价1499元
-
2024-10-16 05:44:45
-
- 张一山被围堵表情,机智搞怪还有点无奈,一秒换多个表情
-
2024-10-16 05:42:30
-
- 宇宙是怎么来的
-
2024-10-16 05:40:15
-
- 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
-
2024-10-16 05: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