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2025-02-09 23:11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知识点概要

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羣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羣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结合作品理解

魏晋时期,已不断有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著作出现,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等。到了南朝,由于文学创作的繁盛,文学日益成为一个独立部门,文学观念也日趋明晰。宋文帝开始立文学馆,与儒、玄、史三馆并列。宋范晔著史单位文苑传。这时发生的文笔之辨,更是一场关于文学界限的争论,这些无疑都对文学研究起着促进作用。加以形式主义文风的盛行,激起了一些进步文人的不满。在这样情况下,刘勰、钟嵘继承了前人文学批评的成果,创作了《文心雕龙》《诗品》两部文学批评巨著。它们都有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文风的倾向,同时也把文学研究推到新的阶段。《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对文体、创作、批评各方面都有系统的论述。《诗品》品评了众多诗人的成就与风格,其序言论述诗的起源和发展,颇有独到见解。这两部著作对后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赋作方面。建安承汉末抒情小赋的遗风,尤其在对偶工整和辞藻富丽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汉赋向南北朝骈赋的开端。曹植的《洛神赋》是最杰出篇章。正始赋作,由于政治问题,感觉情绪低沉,偶有清新绵邈的赋作。两晋有西晋时期左思《三都赋》东晋还有山水赋。南朝骈赋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别赋》等 。北朝庾信《哀江南赋》等 。我国散文从东汉起已渐趋整饬对偶,魏晋时期更形成了骈体文。这时在形式主义文风盛行的影响下,出现了骈文的高潮。骈文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只在历史和其他学术著作中,散文才保有一块微小的地盘。骈文词藻华丽,对偶工整,音韵优美,有其艺术特点,也出现少数内容上有价值的作品,但就其主导方面来说,却是以华丽纤巧的形式掩盖空虚贫乏的内容,是形式主义的东西。

小说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我国自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加之道教兴起,佛教传入,这些巫师、僧侣大都“张皇鬼神,称道灵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而整个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活、生命经常受到威胁,很容易接受宗教迷信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记录灵鬼怪异的小说,其中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作者的主观目的虽在宣扬宗教迷信,但其中保存了一些人民按照自己的愿望编造的神异故事,具有较高的人民性。魏晋时期清谈玄理、品评人物的风尚又促成了记录人物轶事小说的出现。它与志怪小说不同,是以现实的人物言行为对象。刘宋初年出现的《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 小说集大成之作,它广泛地反映了由汉末至晋士族阶级的思想、生活面貌,艺术上也有独特的成就。我国小说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才初具规模,它们标志着我国小说的一个重要阶段。

加深印象

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中说:“魏晋南朝三百年学术思想,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个人自我觉醒是已。”魏晋风骨、竹林七贤、狂狷的文人、酒与药、隐士与游仙、清谈……魏晋文学以及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使那个时代成了一个制造文人传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