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监狱奇才李红涛,靠发明专利,从死刑犯变成拿国家工资的科学家

2025-03-06 14:32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59

监狱奇才李红涛,靠发明专利,从死刑犯变成拿国家工资的科学家

有这样一个人,曾多次犯罪;有这样一个人,曾多次越狱;有这样一个人,曾背叛自己的结发妻子;有这样一个人,曾无数次挑衅法律的权威。在法字当头的中国,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这个人本该已经被判处死刑了结这一生了,但是,他如今却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生活在太平盛世。

他是谁?

他就是李红涛,曾被称为我国的监狱奇才,为什么说他是监狱奇才,从我国的死刑犯一夜之间成为了科学家,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究竟做了什么让自己拿到了免死金牌?

李红涛的年少成长之路

李红涛,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李红涛的学习之路不能说顺风顺水吧,但也能用卓越这两个字来形容他了。

李红涛的父母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家境优渥,父母对李红涛的学习可以说是非常重视,毕竟就这一个儿子,想让孩子成才,受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李红涛也很争气,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品行也很端正,对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厚。

中学时期的李红涛,学习能力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在班里的成绩名列前茅,而且李红涛的动手能力非常强,也爱钻研,尤其是关于机械方面的这些学问,李红涛都比同龄孩子强一大截。

1980年,李红涛14岁,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二名,这个时候的李红涛还是在正路上前行,按照父母的期望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984年,李红涛18岁,以十分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所修专业是电子专业。在那个年代,谁家要是出了一个大学生那可真是全家全族的骄傲,更别说是浙江大学这样一个老牌名牌大学,当时的李红涛真的是十分优秀的孩子,妥妥的学霸。

1988年,李红涛毕业了,那个时候的他22岁,毕业后的他没有选择继续读研求学,而是选择了工作。当时,李红涛和女朋友一块去了昆明,当时他们一起被分配到了昆明电阻二厂,这可是当时的国企,这样的工作在那个年代是许多人求而不得的,体面、稳定、铁饭碗,刚毕业就被分配了工作和房子,而且李红涛当时和女朋友毕业就领了结婚证。

事业家庭双丰收的李红涛,在别人眼里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天之骄子,会走向不归路,沦为一个死刑犯呢?

李红涛的作死不归之路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李红涛会选择去昆明工作,而不是选择而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其实是因为他女朋友就是昆明人,想回到从小生活的地方,所以李红涛和女朋友就带着一份高学历去了昆明。

而这,也是他不归路的开始。

在当时,李红涛比他的同龄人要强很多,能算得上是人间龙凤了,可是李红涛却不知足,他不满足于一眼望到头的安稳的工作,他想要刺激。于是,他就有了个想法——创业,他要去挣更多的钱。

那个时候的李红涛其实心术就已经开始不正了,他不仅不满足于当时国企的那一份工作,而且在感情上他也开始不满足了。

到了昆明,李红涛慢慢的就对妻子腻了,他和昆明的一个女大学生发生了关系,李红涛深深的陷在了这段婚外情中无法自拔。

但是这段见不得光的婚外情,很快就被李红涛的妻子发现了,结局肯定是向李红涛提出了离婚。但是当时的李红涛已经后悔了,他回想起之前与妻子走过的这些路,充满甜蜜与幸福,他舍不得妻子,他不肯离婚。

可是,事已至此,李红涛无法挽留住妻子。离婚后的李红涛痛苦自责不已,他常常通过自残来缓解内心的疼痛,可见这个时候李红涛的内心已经开始畸形了。

后来,李红涛的朋友见不得他一直这么沉沦下去,刚好李红涛自己也早有了创业的想法,于是就拉着李红涛一块创业。

当时两个人的项目计划书、企业规划书都写好了,市场前景也分析好了,人脉关系也照顾好了。可是,他俩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有启动资金

想想也是,李红涛二人怎么会有启动资金呢,刚工作没多久的一个职场小白,还没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想去创业,纯属异想天开。

但是李红涛,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去解决资金问题,这也开始了他的犯罪之路。李红涛提出,可以伪造一张银行的印章,然后就能从银行里边取钱了,把钱存到一个自己的私密账户上,这样启动资金不就有了吗。

这可是违法犯罪行为,李红涛当然知道,但不安分的李红涛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当时他们成功的从某银行骗到八万元,80年代的万元户都很少,8万块石很大一笔数字了,于是,二人看到来钱这么容易,就决定再干一票大的。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第二次取钱时,李红涛的朋友被当场抓获,很快,他供出了李红涛的所在,李红涛也在第二天被抓了。

80年代,民风淳朴,一般罪犯被警察抓到,要么悔恨,要么慌张,但李红涛显然不是一般的罪犯,他是高智商的罪犯,心理素质极佳,他没有思考即将面临什么,反而十分平静的复盘这次犯罪行动,所以,高智商犯罪的疯子才最可怕。

李红涛没有认命,在派出所里,趁没人注意,三下五除二打开了手铐,之后他十分镇静的走出了派出所,也没慌乱的跑,当有警察迎面向他走来时,他还在友善的和人家打招呼。

就这样,李红涛大摇大摆的越狱成功,这样的心理素质做什么不能成功?偏偏犯罪。

越狱成功后的李红涛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逃亡,反而有计划的先回到自己家中,拿齐逃亡的物资,然后将自己的刻章等工具销毁,爬上自己的房顶,越墙而走,很快,警方找到李红涛家中,可惜晚了一步。

警察走后,李红涛按照计划南下,当时乘火车不需要身份证,所以,李红涛很顺利买了一张去贵阳的火车票,成功抵达贵阳后,呆了几天李红涛又开始坐不住了,他想去昆明看看自己的女朋友。

在80年代,刑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以李红涛的才智,如果安分躲藏,基本不可能被警方抓到。但李红涛骨子里就不安分,非得想干出点什么事来。李红涛当时看上了一辆奥迪,之前只是听过,没见过,李红涛非常感兴趣,据李红涛回忆,当时他是这样想的:就算以后再被抓住也认了,但是这辈子要是连一辆豪车都没开过实在是太亏了。

李红涛先是和车主唠嗑,聊到了投机的时候,他告诉车主想看看奥迪车的车钥匙长什么样,车主就给他看了,车主也没想到站在他面前的是个罪犯。李红涛不愧是个高材生,他光是看了一眼就记住了这把钥匙的构造,随后,他完美的复制出了这把钥匙,就把这辆奥迪车开走了。要不说李红涛的心理素质强大,干了这么多违法的事,还是脸不红心不跳的就又进行了一次犯罪行为。

也不知道是老天有眼,还是李红涛怎么了,在开车的时候,李红涛整个人连着奥迪,翻到了沟里去。这个时候的李红涛依旧不老实,他开始计划偷警车了。

犯罪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这次李红涛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开走了一辆警车,直接开到昆明。1992年,警察在李红涛女朋友的学校将他抓捕归案。

李红涛当时也是厌倦了逃亡的生活,他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实,但是对他的判决却迟迟没有下来,李红涛又开始坐不住了。越狱有了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李红涛有一次策划了越狱。当时,李红涛拿着当时的劳动工具在监狱的墙壁上挖洞,挖了有些日子,他又成功越狱了

李红涛这样一个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人物事件,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越狱成功20天后,李红涛又被警方成功抓捕归案了。

1993年,李红涛被判处死刑。他犯的罪实在是太多了,越狱,偷窃,诈骗,哪一条都是重罪。

李红涛的起死回生之路

其实李红涛早就料到了自己会有被判处死刑的这一天,他没有大悲,他依旧很平静,回忆自己的这一生,李红涛也确实厌倦了犯罪和逃亡的生活,做了太多的错事,但已无法弥补。

回想起父母从小教给他的话: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李红涛觉得,就算是死,在自己死之前也要留下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于是,他就向监狱申请,给他提供一间实验室,他想在生命的最后时间留下一些东西。

日复一日的实验,李红涛一直待在实验室里不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实验研究里面。就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夜,李红涛成功研究出了无刷电机

据李红涛回忆,当时国内还没有无刷电机,他也是在不断试错,失败了无数次,他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在临死之前研究出来,但是他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给国家留下点什么东西,造福人民。

研究出无刷电机的李红涛,这对我国来说,相当重要,相关部门经过考虑后,认为李红涛是个人才,还有救,就判处李红涛死缓。后来,李红涛在监狱里表现良好,一直在搞研究、发明专利,他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改正提升,很快,李红涛的刑期被减为17年。

要不说李红涛真是个高材生呢。2002年,李红涛又研究出了一套监狱管理系统。李红涛因为重大立功表现,再次获得减刑。在狱中,李红涛有多项发明,并化名申请了专利。

2009年,李红涛出狱了,带着他的一身“荣耀”出狱了。

出狱后的李红涛终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如今,李红涛在一个好单位里工作,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获得了无数发明专利,慢慢的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与辉煌。

从名校高材生,到死刑犯,再到科学家,李红涛的一生堪称传奇,也是浪子回头的典范,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和重建自己的能力,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即便年轻气盛做错了一些事情,只要我们迷途知返,还是可以重获新生的。

人生正道是沧桑,每个人都能发光,但前提是走正路才能有机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