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网红圈创始人杨浩:“如涵模式”坑了很多网红公司

2025-02-10 06:29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

网红圈创始人杨浩:“如涵模式”坑了很多网红公司

杭州的朋友和我说,他们刚刚又签了三个微博粉丝几十万的达人,有一个之前还是如涵的。我调侃式的回复说,多签几个百万级的微博达人呗,十几万的达人,刷粉丝的成本太低了,十万粉丝的价格还不到一千元。杭州朋友说,现在百万级的不和我们玩啊,都在自己玩。我这杭州朋友是一家杭州的网红供应链公司,签约微博红人,然后帮他们运营,再拿到一些海外优质的化妆品的供应链合作,通过微博和直播变现。

这套模式有个名字,叫“如涵模式”,在杭州做这个模式的公司不下几百家,因为阿里巴巴给上了新三板的如涵公司投了几个亿,一下子让这个模式更火了。“如涵模式”还有个头部案例主播,就是随便卖什么都爆款的张大奕。

我作为网红圈的创始人,想说的是,如涵模式真的坑了很多人。首先这个链条非常的长,要运营粉丝从十几万到百万级,再要运营变现环节,要做内容运营,还要做供应链,对接一手货源,还要做电商代运营,养一套豪华的运营团队,为几个十几万粉丝的红人做服务,红人倒是很轻松,拍拍照美美哒就好了,但是背后的公司,能做得好的真的很少,要么就是流水可观,但是利润超级低,这又何必呢?

如涵的成功,有他的时间点和机会,人家成功了,靠软文包装一下,就有了如涵模式,这成功实现的路径,可能各种辛酸,也可能并不是软文中写的那样,各种顺序可能进行了本末倒置都有可能。但是有太多的网红公司在照搬如涵模式,烧着钱,和投资人说,他们就是下一个如涵,或者是升级版的如涵。

据我所知,如今的网红经济,经历了直播和短视频这一浪潮之后,各种环节都发生了变化,大网红早就名花有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鸡肋,培养成本很高,时间成本很高,成功的几率低。再者,如今的供应链也不是那么的“一手”,很多网红公司接触的都不是一手,而是背后的一手公司,发到港口后,二三手拿的货,有些根本没有相应的正规手续,有些是海关没收的产品。

我们再来说说成本和利润,如涵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一定是靠规模化去解决供应链的成本问题,但是中小网红孵化公司,再怎么拿到的货,以美妆产品为例,也就60%左右的毛利润空间,这中间有很多的环节,比如网红的抽成,快递的成本,退换货成本,网店运营成本等等,中间成本高达45%以上,网红经纪公司拿到的毛利润能有多少?15%左右的毛利润?辛苦运营这么多环节,值得吗?

头部微博网红或者头部淘宝主播,互动率和活跃度都是真实摆在那里的,卖什么其实都还好卖。我们同事告诉我,有一次去参加淘宝达人学员培训,授课老师之一是目前淘宝头部主播薇娅,前几天还看新闻她靠直播+店铺,拿下了女装类目第一。当时她授课的时候,打开了直播,给学员们看了后台,十几分钟的时间,实时在线人数达到了1万人,这个数据非常了得,要知道很多直播的前台数据都是往来观看人数,真正影响销售转化的是实时在线人数。同样的,微博红人也是,影响转化的核心指标还是活跃度。粉丝数这个指标,我个人将它作为一个门槛标准,代表的是某种实力。

在我看来,网红经济的产业链其实有很多环节,各种不同的公司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团队能力,做其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会更好。能变现就直接变现,简单粗暴最好,如果做的多了,就重了。比如擅长做红人运营的就做运营,输送给内容、营销合作,利润率要比从零培养一个红人再去变现要高,也轻松的多。现在直播这块,PGC节目内容平台很看中,很多专业的不专业的公司都在试,PGC节目在我看来,也有很多环节,内容的策划,红人的选拔,节目运营、招商、数据分析等等,如果是一个小创业公司,我觉得做全链条也很重,不如内容专业就做内容,招商厉害就做招商代理。

前段时间,知名投资人,青山资本张野说过:“一直有人问我创业和投资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觉得放在“如涵模式”这个事情上面,非常的合适。网红经纪公司,网红供应链公司也要思考自己的SWOT模型,自己的资源和优势适合做什么,如涵模式本没有错,也不是不值得去尝试,只是我觉得创业者要“造模式”,自己按照自己的打法,创造一种模式,毛主席“榜样的力量”也是如此,自己创造模式,立住了,让别人去学你,你才会是最大的赢家。相反,照着别人软文中的“模式”,可能会遇到很多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