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袁崇焕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崇祯皇帝为何要杀忠心耿耿的袁崇焕

2025-02-12 16:27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

袁崇焕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崇祯皇帝为何要杀忠心耿耿的袁崇焕

公元1629年,阴历的十二月初一,皇太极率领后金军队绕过了明朝大将袁崇焕的防区,包围了明朝首都北京。就在如此危难之际,袁崇焕率领的九千轻骑兵,奋不顾身地援救北京。

之后,崇祯皇帝以“欺君通敌”的罪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面对“崇焕之死”,百年之后,乾隆皇帝为他昭雪平反。那么,袁崇焕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第一,袁崇焕之死拉开了清王朝统一的序幕

有人说,明朝之所以变更为清朝,就是因为明朝皇帝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塔克世,另一个是袁崇焕。

塔克世是努尔哈赤的父亲,袁崇焕是明朝的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塔克世死于明万历皇帝之手,而袁崇焕死于明崇祯皇帝之手。

《明史》的《袁崇焕传》是这样记载袁崇焕之死的: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这里就向世人交代了,清取代明的前因后果。

袁崇焕的一生,一共历经了四个皇帝,分别为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袁崇焕惨死之时,正值壮年,年龄为47岁。纵观他的一生,战功显著,为大明王朝的江山得以延续,出生入死,鞠躬尽瘁。

那么,崇祯皇帝为何要杀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崇祯皇帝是如何设计杀死袁崇焕的?

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一,崇祯皇帝召袁崇焕,到北京紫禁城的平台议军饷。

此时,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军队正在进攻北京,闻讯而来的袁崇焕,统率着九千军队,与皇太极激烈的交战。

皇太极见久战不胜,便想到了反间计,散播谣言,说袁崇焕将要归顺皇太极。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崇祯皇帝召见了袁崇焕。

崇祯皇帝属于生性多疑之人,面对外头散播的谣言,他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等到袁崇焕来到紫禁城后,他就下令逮捕了袁崇焕。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平台落狱”事件。

据《明季北略》记载:著锦衣卫,拏掷殿下,校尉十人,褫其朝服,杻押西长安门外,锦衣卫大堂,发南镇抚司监候。

这里就清楚交代了崇祯皇帝拿下袁崇焕的场景:拔掉他的官服,押送到锦衣卫大狱。

之后,袁崇焕被崇祯皇帝用磔刑处死。

对于袁崇焕之死,张岱所写的《石匮书后集》有所记载: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噉之。

这里可以知道,袁崇焕之死属于惨不忍睹,身上的肉被刽子手一片片地割下,一旁的老百姓拍手叫好,他们也认为袁崇焕是卖国贼,死有余辜。

第二,袁崇焕的为人处世

袁崇焕是大明王朝的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连续取得宁远、宁锦,保卫北京的三次大捷,但是结局竟然是遭到千刀万剐的刑罚下场,对此,有人悲愤欲绝道:明朝不亡,天理难容。

那么,袁崇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崇祯皇帝处死袁崇焕之后,马上抄了袁崇焕的家,结果发现“家无余资”。

袁崇焕是明朝最廉洁奉公的官员,作为蓟辽督师,每年经手的粮饷白银数以百万计,但是他分文不贪。

他父亲死的时候,要料理丧事,回家路上也没有盘缠,朋友,同僚看不下去了,纷纷凑钱给他回家发丧。

兵部尚书,按照今天的官员级别就是国防部长,蓟辽督师,就是一个战区的司令官。他的生活如此艰辛,如此贫苦,可见袁崇焕的为人之道了。

在保卫北京的战役中,袁崇焕严令军纪,命令属下不能抢夺老百姓的粮食。

因为九千士兵马不停蹄地回防北京,与皇太极作战,大家都非常饥饿。有一个士兵忍不住了,抢夺了百姓的一张饼。

袁崇焕知道后,含着眼泪斩了这个士兵。这里可以知道,袁崇焕的处事之道,言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