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姜堰,中国麋鹿之乡

2024-07-02 17:48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

姜堰,中国麋鹿之乡

姜堰,中国麋鹿之乡

姜堰,中国麋鹿之乡#泰州旅游# 【姜堰,中国麋鹿之乡】36年前在海外流浪了120多年的麋鹿“游子”踏上回家之路时,却遗憾地与故乡姜堰擦肩而过。因为野放至少需要上千公顷土地的条件,这难住了当时的泰县。然后转移到了盐城大丰。专家们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保护区,不仅是因为这里出土过很多麋鹿化石和亚化石,而且这里的生态环境确实比较适合麋鹿生存。“当时县级泰州市及其附近均出土过大量的麋鹿化石。1939年出生的曹克清,是在泰州读的小学和中学,对此情况很熟悉。于是他请人与时任泰州市副市长陆镇余取得联系,想请泰州在境内开辟一个野生放养麋鹿的自然保护区。”刘华说。回忆起当年保护区选址工作,陆镇余至今依然觉得有些遗憾。他说:“野生放养麋鹿要几千公顷的土地。当时的县级泰州市地域很小,无法满足放养的要求。所以,我把这个信息转达给了泰县,建议泰县接受这个任务。”但野放至少需要上千公顷土地的条件也难住了泰县,因为泰县是个人口大县,加之要实施乡镇移民等困难,最终泰县也与建立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擦肩而过。随后,我国政府与中外科研人员和有关机构重新考察商定,将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计划向中国赠送40头麋鹿野生放养保护区,改在曾属于古海陵的大丰县滨海林场,这里距泰州不远,且人烟稀少、滩涂广阔,当年划给保护区一期用地就达1.5万亩。导致的结果姜堰作为麋鹿真正的故乡,知名度却不如盐城。 一是史书记载溱湖麋鹿多。范晔在《后汉书·郡国志》中记有“海陵麋鹿千万成群”;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麋,今海陵间最多”。海陵即今泰州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姜堰、海安、东台都曾列为古海陵辖区范围。溱湖湿地位于姜堰里下河水网腹地,是江苏省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作为“地球之肾”,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特殊功能。而溱湖湿地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河网密布,水草丰茂,自古就是麋鹿最为理想的家园。二是姜堰出土麋鹿角化石多。几乎遍布姜堰所有乡镇的麋鹿角化石和亚化石出土点说明了当年麋鹿在姜堰大地上繁衍和生活的密集程度。1983年11月,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堰市天目山商周遗址连续4次发现麋鹿角化石,仅在桥头镇龙汊河两岸就有近10处地方发现麋鹿角化石。姜堰市档案馆历年大事记载表明,在姜堰市境内发现的麋鹿角化石和亚化石近100处,位居全国之首。最为珍贵的是有一尊麋鹿化石标本至今仍陈列在泰州博物馆,被世人称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最为完整的麋鹿化石”。三是湿地生态环境条件优。姜堰市溱湖湿地内有1万多亩沼泽地和河港湖滩等基本具备原生态状况。因受海洋气候影响和众多江河湖泊等水网的调节,溱湖湿地范围雨水充沛且常年不断,气候温和而湿润,自然生长的水生植物群落、芦苇沼泽群落、人工林群落等多种类植被群落生生不息、草繁木茂,为麋鹿的自然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粮。四是溱湖湿地为麋鹿最后生存地。1984年6月,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伦敦动物保护协会、英国牛津大学、林业部动物保护司、上海自然博物馆等中外专家在对麋鹿生境进行考察时,曾对桥头一位81岁的老农刘荣华进行过走访。这位老农说,他的父亲曾亲眼在桥头看见过麋鹿。他描述麋鹿为一种高大的动物,毛色为浅灰褐色,长着奇怪的角,奔跑速度极快。根据老农的年龄,推测其父亲讲述此事时为40岁左右,见到这头野生状态下的麋鹿距今约在100—200年左右,足以说明溱湖湿地一带是我国野生麋鹿的最后生存地,也是野生麋鹿最晚消失的地方。 麋鹿之乡姜堰不该被后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