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阿里618举办四川方言大赛,和四川人送不出的“礼信”

2024-09-21 19:27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

阿里618举办四川方言大赛,和四川人送不出的“礼信”

近日,阿里文化又爆出新闻,称将在618当天举行四川方言大赛,获胜者将获得一份特殊的工作——为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录制四川方言语音,成为最能代表四川话的“声音模特”。今年3月20日,阿里AI labs宣布,正式成立方言保护专项小组,投入1亿元对汉语方言进行保护和开发,首个目标就是保护四川方言,随后推广至全国方言,汪涵担任方言保护形象大使。阿里这一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动,展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不禁要为其点个赞了。

形象大使汪涵

随着端午节假日的临近,走亲访友吃饭送礼必不可少,这里我姑且以四川方言的“礼信”为题,扯一扯四川的方言文化。

“礼信”一词在川西旧方言里使用频率较广,是在80后的笔者爷爷辈那一代。川西老方言里,很少用礼貌一词,老人们如果夸一个小孩礼貌规矩,就会说“这个娃娃好礼信”“懂礼信”,如果遇到调皮的孩子,爷爷奶奶们就会训斥他“礼信点,规矩点”,如果说成年人很懂礼节,那会说这个人或这家人很“讲礼”,外地人一听,误以为“讲理”,也不足为奇了。

关于礼信的来源,跟中原文化里的“手信”相同,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礼节性的信物”,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必随身携带的手信。

1909年的成都城

1909年的成都城南

送不出的“礼信”

“礼信”根据不同时代川西的经济状态变化而有所不同,清末民初,川西还算富庶的时候,城里人的礼信可以是一只鸡,一个食盒,一小袋水果糖。乡下人带礼信,通常是一块刀头肉(煮的半生不熟的五花肉),一捆挂面或是一袋蔗糖或盐巴。礼轻情意重,四川人懂礼节重情义,主人会拒礼,而且是真的拒,不是那种口头上的假意推辞,通常主人会欣然收下,在客人离开时又把带来的礼信完璧归赵。

一番推让后,双方心照不宣,客人带走礼信,皆大欢喜。倘若哪方破坏了这个约定成俗的规矩(客人硬要把礼信留下或者主人没有还礼信),即会给旁人留下不懂礼节的印象。

笔者儿时经常在正月间陪同七八十岁的奶奶回邻乡的娘家探亲(川话里叫走人户),奶奶照例会把一块刀头肉,一捆挂面和一包白糖放进一个塑料提兜里,由于奶奶家兄妹比较多,每次都是这套礼信从这家出来,又带到下一家,最后一套礼信走了好几家亲戚依旧又带回家里。

1909年的川西坝上

当然,也会有一些讲礼不是很到位的人家会收下礼信,但尴尬的是,倘若在60~70年代,那块刀头肉通常都是借来的,被收了还得想办法还给人家。饭都很难吃饱的年代,几家邻里通常都只备一块刀头肉(夏天用腊肉),谁家要走亲戚就来借用,所以收礼的人八成猜到这块肉是借来的,若不还礼,又会给人造成难处,哪怕当时猪肉可以让人馋得流口水,但礼节为重,情义大过食欲,送不出的“礼信”印证着旧时四川人对“礼义廉耻”的坚持与秉承。

蜀中盆地历来是和平时富庶,乱世凋零,又以川人大多是湖广填川移民后代,当地鲜有外省常见的大家族,移民与移民打交道,都互相不熟络,也无血亲,拉近关系全凭一个“礼”字。“懂礼数”的人有教养,人品不会差,这是传统四川人的观念。而这礼无需过实,彰显了情义即可。

直到今天,一些上了三十岁年纪的四川人也还保留着这些烙印,去别人家登门求事或是吃饭不会空手过去,甚至还会帮着主人干点家务活,打打厨房里的下手。

在媒体动不动就曝光某某地方娶老婆彩礼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情况下,唯独四川重庆这两个奇葩的地方没见过报道。因为这里的娶妻,历来没有硬性的规定成本,即便有些约定成俗的规矩,也是成本低得可怜。在四川老人的观念里,礼数有个意思就够了,情义第一,至于数额多少,也就是次要的了。

嘉陵江边,具体位置不清,不知那座塔还在否

川话里没有“情义”二字,四川人也极少讲出“情义”一词,然而在他们的认知里,这确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衡量人品之标尺。

而如今信息流发达,在网络文化的包装下,年轻一代更趋向全国同质化,潮流,时尚是他们的追求,就连说的四川方言里也夹杂着普通话音译的味道,更别提那些约定成俗的礼仪风俗了,早已被当成土坷拉扔到眼界之外。

别说推辞,婉拒,还礼了,索要红包,索取好处早已蔚然成风。无礼仪固然带来无廉耻,这一点上,全国各地几乎都一样了。

从前是一方水土一方人,而今却千篇一律中国人。传统文化丢了,再想捡回来,恐难上加难。

1909年乐山大佛下

作者 樊成刚 科幻悬疑作家,媒体人

版权归@故事工场STORY所有,转载需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