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薛西斯一世:凭血统上位的波斯皇帝,火烧雅典击败斯巴达三百勇士

2024-10-19 16:47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

薛西斯一世:凭血统上位的波斯皇帝,火烧雅典击败斯巴达三百勇士

引言

子渊这段时间陆续为大家介绍了许多关于古代罗马和古埃及的历史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事实上,无论是古罗马、古埃及还是与之产生过交集的腓尼基、赫梯等,都是活跃在地中海周边的国度。欧洲早期的文明城市,基本都集中在地中海地区,因此子渊后续的一些古代历史人物也是围绕着地中海而展开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位知名度不太高的波斯皇帝——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一世(公元前518年-前465年8月),是古地中海文明青铜时代晚期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者。他统治时,波斯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与之敌对的希腊人对他有着充分且详细的记载,希腊人普遍把他描述为一个热情、残忍、放纵的风流君主,但其中大部分描述可能都是诽谤。

薛西斯一世的身世和早年生活

薛西斯一世的父亲,便是自称为“万王之王,万国之王”、后世尊称为“铁血大帝”的波斯帝国统治者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是大流士一世与第二任妻子阿托莎(Atossa)的长子,他之所以能够继位为帝,乃是凭借自身血统。

▲大流士一世宫南立面浮雕

原来,大流士一世虽然是波斯帝国的第三位君主,但他只是王室旁支,并非是开国君主居鲁士大帝的直系后裔。居鲁士大帝死后,其子继位是为冈比西斯二世,而大流士此时只是军方将领。公元前522年,大流士趁国内发生政变、冈比西斯二世回国途中暴卒之机,联合部分波斯贵族,杀死政变领袖高马塔,这才登上帝位。在继位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流士镇压了多场反对起义,还先后打了十八次大战役,铲除了八大割据势力的首领,将偌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

虽然后世知道大流士最终取得了成功,并将波斯帝国推向巅峰,但在他能够做到这一点之前,他需要先稳固自己的帝位。因此,他选择了与居鲁士大帝一脉建立联系,迎娶自己的堂妹——居鲁士大帝之女阿托莎为皇后,并在指定继承人时,选择了阿托莎生下的儿子薛西斯。

▲现代人所绘居鲁士大帝形象

后世学者之所以能够知道关于薛西斯的这些事,主要是依靠希腊方面的记载——而希腊方面之所以详细记载薛西斯一世这个外族统治者,是因为后者曾竭力试图将希腊并入波斯帝国。现存最早的记载包括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Αἰσχύλος)的戏剧《波斯人》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Ηρόδοτος)的《历史》。

关于薛西斯一世年少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暂时没有相关记录,不过薛西斯一世的曾孙——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Ξενοφών)曾经描述过波斯贵族教育的主要特点——这些贵族从孩童时代开始就在宫廷里接受太监们的教导,从小就学习如何骑马和射箭。出身贵族的导师们,则负责教授向这些贵族少年教授波斯传统智慧、正义、谨慎和勇敢的美德,以及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的教义,向他们灌输对阿胡拉·马兹达(琐罗亚斯德教唯一的神)的崇敬。有趣的是,没有一个贵族少年会学习如何识读和书写文字,因为掌握识字能力的人都被视为专家。

▲阿胡拉马兹达浮雕形象

薛西斯一世的继位与执政生涯

前文已经提到,大流士一世选择薛西斯作为他的继承人,是因为王后阿托莎是居鲁士大帝之女,而且薛西斯还是大流士一世成为国王之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然而,在薛西斯一世登基之前,他还曾与同父异母的哥哥阿托巴尔扎内斯(Artobarzanes,又称阿里亚拉姆内斯)争夺继承权,后者是大流士称帝前与他第一任妻子(出身平民)所生。事实上,在大流士一世死后,还有不少人提出异议,甚至有人声称大流士至少还有三位妻子,包括居鲁士大帝的另一个女儿。但最终,薛西斯一世如愿继位为帝。登基仪式可能是在帕萨尔加达(Pasargadae)的泽丹-苏莱曼举行的,这里是阿纳希塔女神的庇护所,靠近一座古老火山。

大流士一世生前曾经想要征服希腊,然而却在准备与希腊开战时突然死亡,薛西斯一世继位后就想继承其父遗愿对希腊发动战争,却不料这场战争又被埃及人的起义打断了。在公元前484年,薛西斯统治的第一年或第二年,他不得不出兵平息埃及爆发的一场起义,在返回波斯之前,他将他的兄弟阿契美尼斯(Achaemenes)留在当地作为总督。在平息埃及的起义之后,薛西斯一世至少又平息了两场在巴比伦爆发的起义,以及很有可能在犹大爆发的一次。

▲波斯帝国地图

薛西斯登基时,波斯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从印度到如今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再到北非西部的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以及地中海东岸,都是波斯帝国的疆域,下设诸多省份,首都建立在萨迪斯、巴比伦、孟菲斯、埃克巴塔纳、帕萨尔加达、巴克特拉和阿拉乔提,都由王储管理。

薛西斯继承了他父亲的未竟事业,希腊历史学家称其为一种典型的狂妄自大的状态——薛西斯一世确信强大的波斯帝国战不无胜,相信琐罗亚斯德教的神灵站在他的一边,还轻视和嘲笑希腊人为这场战斗所做的准备。然而薛西斯一世似乎忘记了,他的父亲大流士曾想将征服希腊作为波斯进军欧洲的第一步,但这也是一次怨恨的重演。居鲁士大帝早些时候曾试图夺取希腊,但在马拉松战役中失败,在爱奥尼亚起义期间,波斯首都萨迪斯被洗劫一空。

▲波希战争场景想象图

经过大约三年的准备,薛西斯一世于公元前480年8月入侵希腊。希罗多德估计波斯帝国共出动军队大约170万,不过在现代学者看来,这个数据被严重夸大,比较合理的数据应当是20万人左右,但这仍然是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陆军和海军。

波斯人使用浮桥穿过赫勒斯滂海峡 (达达尼尔海峡的古称),在塞莫皮莱平原(又译温泉关)遇到了一小群由利奥尼达斯率领的斯巴达人。由于寡不敌众,希腊方面输掉了战斗,这就是著名的“温泉关战役”。不过“希波战争”期间的波斯人并非没有问题,在月神岬(Artemision)发生的一场海战,就说明波斯人是优柔寡断的,而且波斯人虽然取得了海战胜利,却因为优柔寡断而损失惨重。虽然后来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希腊人在特米斯托克利斯(Θεμιστοκλῆς)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但在此期间,薛西斯一世率军洗劫了雅典,并焚烧了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遗址

在这场灾难之后,薛西斯一世在希腊中部的塞萨利任命大将马多尼乌斯(Thessaly Mardonius)为总督并统率30万大军,他自己则返回首都萨尔迪斯。然而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泰亚战役”中,马多尼乌斯被击败并被杀,这实际上结束了波斯对希腊的入侵。

除了在希腊遭遇的彻底失败,薛西斯一世还以建造波斯波利斯而闻名后世。这座城市由大流士一世在公元前515年开始建立,是波斯帝国时期新建筑项目的重点,当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0年开始扩建时,这座城市仍在扩张当中。

▲波斯波利斯遗址

由薛西斯一世所下令建造的建筑,被亚历山大大帝定为毁灭目标。不过尽管如此,后世依然能从亚历山大大帝时代作家们的笔下,了解到那些受损建筑的曾经辉煌。这座城市包括一个有围墙的宫殿区域和一尊巨大的薛西斯一世雕像,那里有郁郁葱葱的花园,由广阔的运河系统供水,而排水沟仍然在持续运行。宫殿、阿帕达纳(观众大厅)、金库和大门都为这座城市增光添彩。

薛西斯一世的死亡与遗产

公元前465年8月,薛西斯一世在波斯波利斯宫中的床上被人刺杀。希腊的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凶手是宰相阿尔达班,后者渴望继承薛西斯的帝位。在一天晚上,阿尔达班通过贿赂太监管家的方式,得以进入薛西斯一世的卧室并将其刺杀。

阿尔达班杀了薛西斯一世之后,去见薛西斯一世的儿子阿尔塔薛西斯,告诉他凶手是他的兄弟大流士(非大流士一世)。阿尔塔薛西斯听完,直接冲入哥哥的卧室并将其杀死。阿尔达班扶持阿尔塔薛西斯继位,自己则如愿控制了朝政大权,时间约7个月,得到了埃及方面的承认。不过后来阿尔达班被同盟者所出卖,事情泄露后,阿尔达班和他的众多儿子都被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下令处决。

▲波斯波利斯遗迹,薛西斯和侍者的浮雕

客观地说,虽然薛西斯一世征服希腊失败,并且晚年纵情酒色、亲近小人(按照希腊历史学家的记载),导致波斯帝国有内乱趋势,但他毕竟还是为他的儿子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直到亚历山大大帝横空出世,波斯帝国才宣告灭亡,并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由塞琉古国王所统治,他们的统治,一直持续到罗马人开始在该地区占据优势为止。

参考资料:

Bridges, Emma. "Imagining Xerxes: Ancient Perspectives on a Persian King." London: Bloomsbury, 2015.

Munson, Rosaria Vignolo. "Who Are Herodotus' Persians?" Classical World 102 (2009): 457–70.

Sancisi-Weerdenburg, Heleen. "The Personality of Xerxes, King of Kings." Brill's Companion to Herodotus. Brill's Companions to Classical Studies.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2002. 549–60.

Smith, William, and G.E. Marindon, eds. A Classical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Mythology, and Geography. London: John Murray, 1904.

Stoneman, Richard. "Xerxes: A Persian Lif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

Waerzeggers, Caroline. "The Babylonian Revolts against Xerxes and the 'End of Archives'." Archiv für Orientforschung 50 (2003): 150–73.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