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追踪-董艳珍
步履追踪-董艳珍
说起女神探,也许人们会立即联想起经典电视剧《重案六组》中英姿飒爽的季洁。可董艳珍,显得有些羸弱,说话轻声细语,实在无法和“神探”二字扯上关系。但在20多年的协警破案过程中,经她分析破获的各类刑事案件已达上千宗。
在董艳珍看来,每个人千差万别,在行走时留下的脚印就如同每个人的指纹一样,各有各的不同,却能表达出很多信息。这也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特征。在刑侦领域被称之为“足迹鉴定”。
2006年12月18日,山东省莱芜市警方接到报警:钢城区颜庄镇唐家宅村,一位老人被人杀死在家中。警方走访后得知,老人叫吕连英,74岁,平时独居在家,与大女儿家相隔不远。每日都有女儿和外孙们来照应,与邻居素无恩怨。案发前一天家人也没发现任何异常。
经现场勘查,除被害人身旁有两枚完整的戴血足迹外,再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三天过去了,案件毫无进展。正一筹莫展时,《人民公安》报关于董艳珍的报道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莱芜警方与董艳珍取得了联系,此时董艳珍正受聘于吉林省长岭县公安局从事技术侦查工作。
董艳珍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山咀子乡南梁子村,村里老人都知道,董家有一门家传的绝学,就是会“码脚印”。这其实就是被称为“步法追踪”的破案侦查技术。董艳珍是祖父的亲传弟子。
董艳珍的曾祖父董长存和祖父董士玉都是内蒙古赤峰市警界有名的足迹追踪专家,董艳珍从小就对足迹追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起初祖父因为她是女孩子,不同意她学这一行,可是一宗普通盗窃案的追踪让祖父对这个小孙女刮目相看了。
祖父改变了从前的看法,在艳珍对追踪方面的心细和善于观察分析中看到了希望。他很高兴,在之后再出现场就开始有意对她细心指点和讲解。就这样,她跟着祖父学到了不少绝活。随着时间推移,祖传的足迹追踪技术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16岁那年,她终于崭露头角,单独破获一起纵火案。1990年,高中毕业后,董艳珍被翁牛特旗乌丹公安局聘任为技术员,从此正式走上了协警破案的道路。
12·18案不同于董艳珍接触的以往案件,尽管警方在案发后严密控制了现场,但毕竟距案发时间已经过去了5天,断续的足迹线索给破案带来了难度。董艳珍用的工具很简单:一把米尺,一根随手捡的木棍。
细心的她在门边台阶上发现了半枚血印,她据此综合分析初步断定出作案嫌疑人为男性,身高1米72左右,年龄35岁上下,体态中等,小内八字步,右脚踝骨外翻严重,行走时身体前探,左肩比右肩高,身体微左右晃动。
莱芜警方对此判断半信半疑,对此董艳珍已经司空见惯。因为当年她自己家的小商店被盗,丈夫就始终不相信她一个弱女子能破得了案。那是1992年,董艳珍婚后随丈夫搬到了梧桐花铅锌矿。丈夫在矿上上班,她就在矿区开了一家小卖店。生意不算红火,但总归有事可做,可没想才开一个月就被盗了。
当时董艳珍并没有声张,丈夫怕她上火就劝慰她就当破财免灾。董艳珍嘴上不说,但心里有数。等丈夫上班后,她仔细勘察了现场。她发现商店门锁没坏,但窗户玻璃被打碎,贼是从窗户进来的。室内窗户底下发现两枚旅游鞋足迹。
可商店门口人来人往,足迹杂乱,要想根据这两枚足迹确定追踪方向是根本不可能的。她蹲在窗户下的足迹旁发呆,突然她发现左足迹前掌内侧有一个圆形小点,而右足迹前掌内侧却没有。她发现窗户上钉纱窗的图钉有三个,而在地上只找到了两个。她眼前一亮,终于在距离商店十几米的路面上又发现了嫌疑人这个特殊的足迹。
利用跳跃追踪法,顺着断断续续带有图钉这一特征的足迹,她追出矿区、追过河套,终于追到了平安村一家农户门前。她在心里暗暗记下这一家。
第二天,董艳珍按履索骥找到了马某的家。起初,马某百般抵赖,就是不承认。董艳珍说他一只脚的鞋上有一只图钉在上面,他一看,真有。这一下,董艳珍的名字在矿区传开了,都说老李家娶回个会码脚印的媳妇,一看脚印就知道是谁。也有人说她能掐会算,神得很。
这件事以后,梧桐花铅锌矿公安处特聘董艳珍为技术员,她成为矿区唯一一名女公安。这以后,远近的乡镇谁家发生了案情,都来找董艳珍出现场。
但这次毕竟是对一个命案实施侦破,莱芜警方也对这个“民间侦探”的实力并不十分了解,为稳妥起见,他们决定对董艳珍进行一番测试。先由一名民警在水泥地上留下一行足迹,再由董艳珍来断定谁是足迹的主人。十分钟后,董艳珍根据足迹的步伐特征,做出了准确判断。
由此大家见识了这位“民间女侦探”的神力,先前的顾虑稍稍打消了一些。颜庄镇有将近6万人,40多个自然村,列入排查范围的有上万人,还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要在这个范围内寻找到犯罪嫌疑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根据董艳珍分析判断提供的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警方锁定重点排查人群为30岁至40岁之间的男性,排查范围大大缩小。此时,刑警大队副教导员李振义想起了一个人,有一段监控录像中出现的一个人与董艳珍分析的作案人体态特征十分吻合。而且从作案时间上分析,也十分接近。
于是警方将现场以西13个村划为重点排查范围,但连续几天,40几个符合条件的人都不是。董艳珍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出现了问题。对于第一次接触命案的她来说,莱芜案件的确让她感到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案件本身,更出于她自己的一种责任感。
她深知自己的技术虽然得到了祖父的真传,但毕竟是民间的技法,要想达到更高的水平,除了要有更多的案件侦查经验,还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于是,从协警破案的第一天起,她便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目标。
2001年,随着出现场的次数增多,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说好的,有说她傻的。后来,家里人也开始对此有意见。这时,出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中国刑警学院足迹学专家吴旭芒在内蒙办案期间发现了董艳珍,建议她去中国刑警学院学习深造痕迹检验。吴旭芒老师走后,学习心切的她赶忙与沈阳刑警学院取得了联系并得到答复,同意她通过应试后可以去进修。
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她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马上就可以实现梦想了,担忧的是需要4000元学费,家里人是否会同意。果然,当她告知婆婆和丈夫后,遭到了反对。这一年,最支持董艳珍破案的妈妈又因重病卧床不起,在一年后去世。
2002年8月,董艳珍接到了刑警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可此时,她的学费还没着落。最后,因为矿领导的赏识,她顺利地从矿上财务处借到了学费。可到学校,交完学费书费实验费等,只剩下200元,根本无法维持接下来的生活学习。而且,班里160多个人,只有她一人是自费进修,还是偷偷跑出来的,而其他人都是带职公费进修。没办法,她就去找了两家饭店做钟点工。就这样,总算坚持了下来。慢慢地,董艳珍也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学习期间,董艳珍先后在《人民公安报》发表《步法特征在侦察破案中的应用》《运用步法追踪勘察外围现场》等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论文,并顺利获得刑警学院颁发的大专结业证书。从刑警学院结业后,她接触案件的机会更多了,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那么,莱芜案件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就在这时,颜庄镇孙家庄村老村长提供了重要线索:他们村有一个叫孙守强的人,走路姿态与警方描述的十分相似。但是,这个人与监控录像中的人差距很大。经查,此人23岁,并不在警方的排查范围内。董艳珍仔细比对他的脚印,确定就是这个人。审问之后才发现, 这个人精神曾受到刺激,平时比较邋遢,走路与正常人不同,才导致现场分析的年龄与实际不符。
经审讯,孙守强交代了犯罪经过。12月18日凌晨2点,孙守强流窜作案,至吕连英老人家欲实施盗窃和强奸作案,后将被害人掐昏杀死。他还交待了2006年6月至10月间,另两起案件均是他所为的犯罪事实。至此,这起入室杀人案历时8天,成功告破。
2006年下半年至2008年,董艳珍先后在全国50多个市县协警破案。其中,破获重大杀人案件10余起。
-
- 《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2025-03-08 08:30:46
-
- 明朝时期的监国制度
-
2025-03-08 08:28:31
-
- 这些15个感人的故事,那个让你泪崩了
-
2025-03-08 08:26:16
-
- 唱支红歌给党听 - 《为祖国干杯》
-
2025-03-08 08:24:01
-
- “风流玉女”古力娜扎秘史:美空出身又当又立,外纯内骚人品堪忧
-
2025-03-08 08:21:47
-
- 中国古代的四大僵尸始祖,一个比一个厉害!
-
2025-03-08 08:19:32
-
- 日本战国:“第一倾奇者”前田庆次,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
2025-03-08 08:17:17
-
- 全球十大警匪影片
-
2025-03-08 08:15:02
-
-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2025-03-08 00:54:47
-
-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
2025-03-08 00:52:32
-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礼仪(叩拜)
-
2025-03-08 00:50:17
-
- 800亿天价罚款、2000倍超级杠杆,万亿安邦诞生背后的资本秘密
-
2025-03-08 00:48:02
-
- 宜博K751混光机械键盘拆解评测
-
2025-03-08 00:45:47
-
- 被指用冒牌医生体检 美年健康“喊冤”:遭遇黑公关,已报警
-
2025-03-08 00:43:32
-
- 苗族到底会不会巫蛊?别被小说骗了……
-
2025-03-08 00:41:17
-
- 王朝奠基者,红衣主教奥尔巴赫-最伟大的主教练,永远的教父
-
2025-03-08 00:39:02
-
- 师大一中三个校区实力大PK,锦江、麓山和龙泉你更青睐哪一所?
-
2025-03-08 00:36:47
-
- 广州周边蹦极地大起底,你敢挑战哪一个?
-
2025-03-08 00:34:32
-
- 50种格子衬衫的夏季穿搭推荐!精美优雅又轻松时尚
-
2025-03-07 18:27:51
-
- 难怪女娲地位比三清高,你看她座下3个弟子,如来却一个都不敢惹
-
2025-03-07 18: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