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侃论 > 杂谈 > 正文

​寻找老山影像英雄袁熙牺牲前夕的足迹

2023-11-19 07:18 来源:星座侃论 点击:

寻找老山影像英雄袁熙牺牲前夕的足迹

寻找影像英雄袁熙的足迹

文|田戈 资料图|史正德

袁熙是兰州军区139师417团的一等功臣,大凡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老兵,对他用照相机记录下了“1.7”战斗这场自“4.28”收复老山以来最为激烈的战斗的英雄事迹,大都能说得出个一二,并称他为战地影像英雄。

袁熙烈士出征前(梁子摄)

NO1

“袁熙所在部队当年就驻扎在麻栗坡县的大坪镇!”这一重要的线索来自甘肃省袁熙烈士的生死战友史正德老兵的口里。史正德,甘肃省武山县人,曾担任一级战斗英雄徐良的第一任排长,在“1.7”战斗中荣立二等功(祥情见本文链接:“1.7”战斗的血火记忆)。得到这一消息,《映象文山》杂志和《麻栗坡老山网》记者和网名麻栗坡爱心人士一行决定,前往大坪寻找袁熙生前借宿的房东家,寻找英雄当年在大坪留下的足迹,侧面从老百姓中了解他生前的点点滴滴。

虽然有了这样一条重要的线索,然而,当年袁熙住在那里,他的房东家又是谁?因年代久远,史正德的记忆已经模糊,他只记得离街道不远,对面有一座长满古树的小山。

当年大坪一带到处都驻扎着部队,大坪街道附近又到处是山,附近有好多村落,袁熙当年驻扎的又会是那一个村呢?一行人决定前往逐一走访。

大坪街附近的漫马村的村民家里当年就驻有部队,除了在老百姓家住宿外,这里还有几片部队的集中营地,现在已在原来部队的一个营地上建起了麻栗坡看守所。看守所徐副所长带着记者进村走访,当年住在村里的部队没有兰州军区的部队,一行人只有来到大坪镇政府驻地,向街上的居民打听,但这里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驻扎着部队,从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到兰州军区,都有部队在村民家中驻扎,大多村民已说不出当年住在自己家中的战士的名字,无赖之下,记者只得到大坪派出所求助,不料有了意外的收获。

NO2

派出所一名片区民警听说当年袁熙是机关干事,想了半天说可能是住在中学校下面的段自发家,因为他听这位老人说过,他家驻扎的兵衣服都是四个口袋的,后来出了好多英雄。副所长要记者在值班室里喝水,他马上派民警小田去段家打听袁熙这个人,半个来小时后小田回来说,段家人说兰州军区部队当年有一个团政治处的战士在他家住过,但会照相那个不叫袁熙,叫芫絮。记者一听大喜,芫絮是当地的一种香料作物,是袁熙的谐音,有可能就是当年战友们给他封的外号?

记者当即在两名民警的带领下,来到了已83岁高龄的段自发老人家里,然而,老人记忆力已模糊,只知道有当兵的住在他们家,但名字一个都想不起。这时,正好段自发老人的儿媳显云从外面回来,她说袁熙当年就是住在她们家,政治处还有王主任、张主任(姓氏不确切)两个大点的官,只是不知道名字,是听别人这么叫的,刘显云说人家是当官的也不好问。平时交往多点的有袁熙,他的战友们都叫他芫絮,还有李斌,是个年轻小伙子,还有一个姓时的名字记不得了,个子不高脸有点黑(史正德),还有一个小伙子叫小曹(史正德电话里说叫曹乃歧,现还在北京服役),刘显云说他们几个小伙子都很勤快,做什么活计都帮着做,就连老人在家里做饭洗那点菜,他们都争着帮忙,其他还有好多人也就记不得了。

刘显云边向记者介绍边翻出了袁熙当年出征前送给他家的照片边说,袁熙是她儿子和姑娘的干爹,在她家住了将近半年时间,当时她儿子段昌稳才两岁多,姑娘段晶晶出生才四个来月。因为地里的活计比较忙,平时就是战士们帮照料两个孩子。袁熙非常喜欢昌稳和晶晶两个孩子,经常用背带将晶晶背在背上,然后抱着昌稳去街上或是到小公园玩(当年部队官兵在一坐小山头上修建了一个凉亭,所以被当地人叫做小公园),在家里时昌稳离开干爹几分钟都要哭哭闹闹一番,连袁熙去医院那边的食堂吃饭都经常是打着抬回来吃,边吃边逗兄妹俩玩。后来袁熙见昌稳活泼可爱,就说要昌稳给他当干儿了,并说等打完仗就把干儿子带到陕西去,他还用手指轻轻弹着晶晶的小脸说,晶晶呀我是你哥哥的干爹,也是你的干爹了,以后要听干爹的话。

刘显云说,那年还没有过年的时候,部队就上开上老山了。有一天,政治处的王主任坐着一张吉普车来到他们家,脸色很不好也没有多说话,只是将两位老人叫到另外一间屋里说了些什么,过后没几分钟就出来开车走了。

王主任们走后,刘显云看到公公婆婆都在流泪,一问才知道,王主任们是来告诉他们家,袁熙和摄像的李斌都已经牺牲了,因为怕在他们心里承受不了,没有给年轻人看他们的遗体照片,只拿给两位老人看。

NO3

边泪水盈盈地给记者介绍着,刘显云又找出了袁熙出征前送给他们家的一件褂子衣服。刘显云说,这件衣服他们家一直当珍贵文物一样精心保留着。

接着刘显云又带记者去参观了当年官兵们住宿在二楼的房间和一楼袁熙洗照片的暗室,这间房子因年代久远,现在已没有在里面住人,刘显云说当年他们住宿的房间都还是原来的样子,连木质楼板上的油毛毯都是他们当年铺的。在一楼袁熙洗照片用的暗室里,刘显云说这间房子的窗户是后来才开的,原来里面黑黑的,袁熙一出去照相回来,就一个人关着门在里面洗照片。

刘显云说,现在两个孩子都参加工作了,他们原来曾经打算带两个孩子去袁熙的家里,看看他们的干爹的家人,但因为农村信息闭塞,自部队回陕西的驻地后,就一直没有能找到袁熙的家庭住址,他们曾经好几次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寻找,但也没在里面找到袁熙的坟墓。还是在前年,她妹妹刘显艳才从网上看到战友们发出倡议为袁熙修墓的消息,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袁熙的战友、当年也在他们家住过的组织干事史正德,从史正德的口里,得知袁熙的父母都已离开了人世的消息。

结束了影像英雄袁熙当年的房东家的采访,记者又马上赶回县城,找到了袁熙的干儿子、现在县民族中学任体育教师的段昌稳,还有在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当网监警察的干女儿段晶晶。兄妹俩说,如果有机会,他们一定要去干爹的老家甘肃,为干爹扫一下墓,看看他们的家人。

战友捐款为袁熙烈士修缮一新的坟墓

【相关链接一】

“1.7”战斗的血火记忆

那是1987年的1月7日,兰州军区139师147团四连及其配属部队组织了对敌占167高地的出击拔点战斗,这是自84年收复老山以来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出击拔点战斗。战前,上级清楚这次战斗的残酷和艰难,也知道这次战斗肯定要出战斗许多战斗英雄,便从政治处抽调搞文字的组织股干事史正德,宣传股摄影干事袁熙和摄像干事李兵随突击队一起参加战斗。

史正德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熟悉英雄事迹,为报战斗英雄和一等功掌握第一手材料,并负责清点人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数字对不上,战斗不结束),袁熙和李斌的任务是拍摄这次战斗的影像资料。

凌晨7时,随着我军万炮齐鸣的火光映红天际,潜伏在敌人眼鼻底下的第一突击队员在队长郭继额的带领下,迅速发起冲击,采取打、炸、堵、烧、围等方式,仅用37分钟就全歼守敌,攻占了被敌人占领的167高地。负隅顽抗的敌人对我方的这次偷袭似乎早有准备,前指在其他方向组织的佯攻并未使其判断失误,战斗才打响就对我进行疯狂反扑,在对我第一突击队进行炮火覆盖的同时,集中火力封锁我进出通路,企图隔断第一突击队的退路,阻止第二突击队增援以及第三突击队抢运伤员和烈士。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艰苦和残酷,第一突击队在这不足1万平方的阵地上,遭受了敌人数万发炮弹的狂轰烂炸,暴雨般的炮弹将阵地炸得如同火海,第二、三突击队更是前仆后继,伤亡惨重。战斗持续了10个多小时,一直打到双方准备的炮弹消耗贻尽,幸存的8位突击队队员在打扫完战场,核对确认无一位烈士遗体遗少时,才奉命相互搀扶着撤出战斗。

二等功臣李玉山在“1·7”战斗中在第二突击队,主要任务是带领三位战友保护政治处的三位摄录和资料收集人员。战斗打响后,他们在炸毁预定的目标后,他们在迅速向顶峰冲击途中,敌人的几发炮弹在他们6人中“开花”,被冲击波冲飞到上方一块岩石下的李玉山当即昏迷过去,暴雨般的炮火蹂躏,使他全身被近二百块弹片击中,遍体鳞伤,然而死神最终败给了李玉山这位幸运的英雄,袁熙和李斌和突击队负责保护他们的三位战士,在如同犁地一样的炮弹中,一次又一次的被炸得残肢断臂,体无完肤,全部壮烈牺牲······袁熙和李斌用生命感光了勇士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鲜血和生命的英姿·····战后,袁熙和李斌烈士双双荣立一等功。幸运的史正德在激烈的炮火中幸免一难,荣立二等功。

段自发老人看袁熙当年给他照的相片

刘显云向记者讲述当年的情景

刘显云向记者讲述当年的情景

史正德接到令他热泪盈眶的电话

史正德记忆中的桂花树

袁熙送给房东家的纪念相片

当年小曹(曹乃歧干事)送给房东家的纪念照片

袁熙当年给干儿段昌稳照的相片